肠道健康 > 肠道常识 > 正文

想要美丽?别忽视了「肠道菌群」!

2019-08-19 17:49:52 来源: 作者:郭雨晨

皮肤敏感、暗沉、有痘印、痘痘频发……

用了很多化妆品,却只能改善一时,稍不注意这些烦恼就又找上了你……

为什么别人减肥很快,我减肥却那么难?

为什么别人可以有好的身材,我却一吃就胖?



有研究表明,皮肤疾病和肥胖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和排泄器官,是除人脑外第二大神经网络系统,其回旋盘转的结构被形象地称为人体第二大脑。

生活在肠道的细菌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衡会导致身体和精神的一系列疾病。

存在肠道寄生的6大类主要菌群是乳酸菌、瑞士乳杆菌、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幽门螺杆菌、甲烷短杆菌。其中前4种为有益菌群,后2种为有害菌群。

肠道菌群广泛参与宿主的各项生理活动。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和胃肠道、肝脏、皮肤和中枢系统等器官具有密切的交流,并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神经发育和传递以及免疫等活动。




肠道菌群与皮肤

八十多年前,Stokes和Pillsbury两位医生提出来一个听起来匪夷所思的想法:

皮肤的很多问题,尤其是寻常痤疮(痘痘),很可能和肠道健康有关。肠道内正常的细菌组成如果被改变,本来不能被吸收的一些有害物质就更可能进入身体,从而导致全身性的炎症反应。肠道内的细菌异常,还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充分和情绪低落。

寻常痤疮多发于面部、背部、胸部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始于青春发育期,可以持续多年,导致容貌损毁或留下永久性瘢痕,并对患者的心理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有研究表明,痤疮患者肠道内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减少,提示益生菌的丢失可能参与痤疮发病机制。

益生菌可改善痤疮: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是在肠道中发现的益生菌,可协助治疗炎性皮肤病,如痤疮。
研究表明口服益生菌可调节皮肤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和减少白细胞介素- 1,减轻局部和系统炎症、氧化应激、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

但益生菌并不等于肠道菌群,其只发挥了肠道菌群一部分很少的功能,但是可以从中推测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及疾病发生包括痤疮中具有重要作用。


肠道菌群与肥胖

肥胖作为经济发展与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正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其发病率持续上升。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 更重要的是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研究发现,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可视为机体的一种炎症状态, 肠道菌群参与了此状态的发生和发展。

将同卵双胞胎的“胖菌”和“瘦菌”分别定植在无菌小鼠体内。然后给两组小鼠喂食同种低脂肪、高纤维饲料。喂食一段时间后,发现定植“胖菌”的小鼠体重明显高于定植“瘦菌”的小鼠。这个案例说明了肥胖与瘦弱人群存在不同的肠道菌群。




饮食习惯、运动锻炼都在影响人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一项科研结果表示,一个人连续食用垃圾食品3天,他的肠道菌群就会减少40%的种类。垃圾食品不但让人体重更重,而且更容易堆积人体的内脏脂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看着不胖,称着很重”。另外,研究发现,运动员的肠道菌群更加多样化。




间歇性断食是体重控制和改善健康有效而自然的方法,然而其中的机制尚不清楚。

来自于中美研究人员在Cell Metabolism杂志上发表间歇性断食改变肠道菌群转化脂肪组织的能力的研究结果,研究者在30d内给小鼠进行15个周期的隔日禁食来刺激在白色脂肪组织“米色化”,生成棕色脂肪,并可大幅改善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肝性脂肪变性。

间歇性断食诱发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两类发酵产物(乙酸盐和乳酸盐)的升高,并能在该类细胞中选择性上调单羧酸转运蛋白-1的表达是脂肪细胞中乙酸盐和乳酸盐运输的驱动者,在其过程中随之增加。

现代医学认为,肥胖与宿主的基因、饮食习惯及肠道菌群的交互作用相关。针对肥胖的治疗有许多,通过饮食的调节,运动锻炼,情绪的调整,口服药物、益生菌的使用及外科减肥手术等都能改善机体肠道菌群紊乱的情况,从而起到一定的减肥作用。




不管是试图减肥还是想要健康,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肠道菌群,比如去做一个肠道菌群检测,再结合检测报告,通过控制广谱抗生素,增加饮食丰富性、新鲜度,亲近动物和拒绝洁癖,来重塑自己的肠道菌群。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