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 > 肠道疾病 > 正文

“老胃病”反复难治?正确解决方案可不只是吃“胃药”这么简单

2019-01-31 15:33:23 来源: 作者:CS


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最重要的就是注重胃部养护+药物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有胃部反酸、胃黏膜糜烂、上腹痛出血等症状

罪魁祸首是胃酸和胃蛋白酶。此时需要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即抑酸药。 


质子泵抑制剂(PPI):

奥美拉唑、艾斯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等,但长期服用PPI可出现夜间“酸突破”现象。此时建议晚餐后服用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均具有良好疗效。



2、有胃黏膜损伤伴有胆汁反流者

上文说到,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胆汁反流入胃,胆汁中的胆汁酸、胰液中的磷脂和胰消化酶均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功能。且在胃内酸性环境下胆汁酸对胃黏膜的侵袭力增强。

此时需要促进胃动力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胆汁结合剂。 



胃动力不足的患者可服用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胃动力促进药;

胆汁结合剂如铝碳酸镁制剂可结合胆汁酸消除胆汁反流对胃黏膜的损害,伴有胆汁反流者优先选用;

而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可减轻胆汁反流对胃黏膜屏障的破坏,保护胃黏膜,也是常用保护药。


3、有胃黏膜萎缩、糜烂或消化不良症状的幽门螺杆菌阳性者

Hp感染是慢性胃炎主要病因,大约80%以上的慢性胃炎的患者胃黏膜中有Hp感染,根除Hp后胃黏膜炎症消退。

目前我国专家一致推荐含铋剂的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果胶铋、枸橼酸铋钾)+两种抗生素。 



抗生素可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呋喃唑酮。其中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很低;而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需要遵医嘱用药,按时复查。


4、腹胀、食欲不振、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者

选用益生菌制剂(消化酶和微生态制剂)

可改善与进食有关的腹胀、食欲缺乏,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总结:

“老胃病”的治疗是个大工程,需要三分治+七分养,服用以上药物的同时最重要就是学会“养胃”,忌刺激性食物是明智的,规律作息,定时吃饭,健康饮食也是必需的。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