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 > 肠道常识 > 正文

高血压患者一定需要药物治疗吗?

2017-03-08 11:26:11 来源: 作者:御姐话健康

    高血压患者应首先改善生活方式,如果血压仍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应开始药物治疗。同时,将非药物治疗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措施。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终生服药,必须纠正“尽量不用药”的错误倾向。

    药物是治疗高血压最有效的手段。大量研究表明,控制血压可有效地减少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有资料表明:降压治疗可使冠心病的发生率减少25%-32%;舒张压下降5-6毫升汞柱可使脑卒中的发生率减少40%之多。
    血压的高低与自觉症状并不一致,但是与并发症的发生却密切相关。有资料表明,即使是无明显症状的高血压,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也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因此,高血压病人绝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自行判定血压的水平。无论有无症状,一般而言,只要血压水平达不到理想水平,均应该坚持服药。
    有些病人服药后血压得到控制、症状消失,但并不说明高血压已痊愈,由于血压调节机制的改变,多数患者血压还会升高。在药物治疗血压达标后,不要突然停药或自行减少用药量,否则会引起血压反跳及其他症状(即降压停药综合症)。不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后果是人为造成血压较大波动,甚至会造成血压急剧上升,由此引发脑血管意外等危险的并发症。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
    有患者因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自行减量或停药。但高血压的重要危害并不仅在于血压升高本身,还在于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肾、眼底等多种并发症。正确的做法是:如发现药物副作用,及时报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治疗的总体原则
    ·无论低危、中危,还是高危的高血压患者,都应该立即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根据患者的危险程度确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监测患者的行为和血压水平变化,加强治疗管理效果,长期甚至终生治疗。
    ·在治疗高血压的 同时,控制所有危险因素,并合理处理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