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
人体肠道内寄生着10万亿个细菌,它们能影响体重和消化能力、降低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还能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
这些微生物中,超过99%都是细菌,有500~1000个不同的种类。这些数目庞大的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有益菌,也称之为益生菌,主要是各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的消化,促进肠道蠕动,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分解有害、有毒物质等;
有害菌,数量一旦失控大量生长,就会引发多种疾病,产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质,或者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中性菌,即具有双重作用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在正常情况下对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从肠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就可能引发许多问题。
肠道菌群与健康
人体的健康与肠道内的益生菌群结构息息相关。肠道菌群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菌群与宿主之间,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菌群结构相对稳定,对宿主表现为不致病。
有研究指出,体魄强健的人肠道内有益菌的比例达到70%,普通人则是25%,便秘人群减少到15%,而癌症病人肠道内的益生菌的比例只有10%。
益生菌对人体的健康有不可或缺的功效,很多食品开发商利用此为噱头,大肆宣传益生菌食品,但是这些食品又真的能够调节肠道功能吗?
乳酸菌饮料
现在市场上各种带着“菌”字眼的饮料也越来越多。光是乳酸菌饮料就有近十种,包装上醒目地标示着“HowaruTM活性乳酸菌”、“300亿yoyicTM活性好菌”、“300亿活力C菌TM”、“每日TM活菌”等,看得人摸不着头脑。
真正的益生菌饮料采用经过选育的优质菌株,更能耐受胃液的强酸,胆汁的强碱,以活性状态到达肠道,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起到维持人体肠道菌群动态平衡的作用。
然而,现在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含“菌”饮料,存在着诸多乱象。
乳酸菌饮料误区
1 名称太混乱
乳酸菌产品外包装上写着各种“菌”,不少企业宣传的菌种是自己随便起的名字,究竟是什么,连益生菌专家都看不懂,更别说消费者了。
2 数量不够多
乳酸菌饮料最关键的还是产品中所含菌的活性和数量。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每毫升活性乳酸菌饮品中所含的活菌数不能少于100万个,这不单指产品中的活菌数,而是指能进入肠道的活菌数量。然而许多企业的产品却往往只宣传产品中的活菌数,不能保证到达人体的活菌数量。
3 菌的品种不好
活性乳酸菌饮料成分表中罗列的菌种,一般包括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等,这些其实都是菌种的统称。真正决定乳酸菌活性优劣的其实是不同的菌株,而不是这一类的菌种。
4 保存条件不够
活性乳酸菌饮料需要进行冷藏灌装再到市面上销售。在一些超市,尤其是农贸市场,销售活性乳酸菌饮料并没有冷藏,这样会造成乳酸菌活性迅速下降。
5 含糖量特别高
不难发现,乳酸菌饮料一般都特别甜。从其营养标签上标注的碳水化合物数量来看,大部分产品的含糖量都超过了9克/100毫升,按此计算,一瓶500毫升的乳酸菌饮料就可能含10块方糖。
乳酸菌饮料的选择
1 首先搞清楚,酸奶≠益生菌
真正对肠胃健康起到效果,还是要选用优质的益生菌制剂产品!
2 不是所有益生菌都能发挥健康功效
益生菌有上百种,只有拥有菌株号且具有临床验证的益生菌才能对人体发挥有益功效。
3 买发酵的,不买调配型的
发酵型乳酸菌饮料的配料表中会标明有乳酸杆菌,如配料表中无乳酸杆菌或未标明含有乳酸,则不是乳酸菌饮料。
4 选购活性乳酸菌饮料
一般需在2~8℃冷藏,而非活性乳酸饮料通常会在标签上说明常温保存即可。
5 注意产品包装及生产日期
随着时间的延长,乳酸菌的活性会逐渐降低,甚至死亡,营养价值也随之降低。
6 选择知名品牌
优质品牌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保障,无论是菌株的来源、生产过程,还是产品的食用历史都值得信赖。
益生菌,不是药品,作为食品,它确实是最好的药!在平时选择的时候也应慎重,只有选择对的才能有益于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