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 > 肠道常识 > 正文

早上5点-7点,是排便的最佳时间?

2017-05-24 18:12:41 来源: 作者:

    生活中有这么一个说法:早上 5:00~7:00,是肠道最活跃的时候,最利于肠道排毒,所以此时是上厕所的最佳时机。如果你没有便意,那就说明你一定有些地方不正常了。


    由这个梗引起,许多朋友在起床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坐在马桶上等待「便意」,并且不排出点啥绝不善罢甘休。

    那么,早晨起床后,是不是排便的最佳时间?

    何时才是排便最佳时机?

    答案是:在想排便的时候排便才是最惬意的事情。千万不要刻意去憋大小便,也不要在便便“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时候,你非得呼风唤雨“屎”出来。

    那么,憋又有什么危害呢?

    1. 憋大便

    · 大便长时间停留在肠管中,肠道会对大便中的水分和部分有毒物质进行二次吸收,促使粪便干结,诱使便秘的发生,长此下去容易形成顽固性便秘。

    · 诱发痔疮:长期刻意憋大便,导致盆底压力和肠管压力增加,容易诱发痔疮的生成。

    · 容易引起一些盆底综合征症状:例如盆底压迫感、大便失禁等。

    2. 憋小便

    · 导致疼痛和尿频:憋尿使膀胱长期处于高压力的状态下,导致膀胱和尿路疼痛感,并且长期的尿道高压伤害,易诱发尿频。

    · 增加泌尿结石风险:尿液长时间停留在体内,肾脏对尿液进行重复吸收,进一步增加了泌尿结石风险。

    · 诱发尿路感染:膀胱上皮长时间受到尿液的刺激,更容易受到感染,并且还有肾积水的潜在危机。

刻意排便,百害而无一利。

    对于小便而言,哪怕是没有感觉,就像挤牙膏一样,挤挤总会出来一点。但是对于大便而言,没有却硬要拉出一点,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对中老年朋友来说,危险性不言而喻。部分老年人,并发患有动脉硬化、心梗、心绞痛、高血压等情况,促使心脑血管的弹性变差,使其本身不能承受太大压力。如果长时间屏气用力,会有诱使血管破裂出血的可能,后果不堪设想。并且有研究也证实,用力排便是诱使心脑血管原因猝死的主要原因。此外,刻意用力排便,并发有引起肛裂的可能。

    膀胱是个水囊

    尿液从肾脏产生,经过输尿管,进入膀胱暂时贮存。不妨把膀胱想象成一个带阀门的水囊,随着尿液的增加,水囊里的压力便越来越高,这些压力随时都能被感知。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大脑便会颇感尿意,如果现在不合适尿,大脑会缩紧尿道括约肌暂时憋住。条件允许时,尿道括约肌打开,完成排尿动作。

    排便需要顺畅


    当粪便被蠕动着送到直肠达到一定量时,会产生便意,大脑会根据情况判断此时此地此景是否适合排便,然后做出下一步的动作。此时,建议朋友们尽快找到厕所,顺畅快捷地解决问题。中老年人因为肠蠕动减少、缺乏运动、某些疾病或药物,本来排便可能就困难。如果总是刻意憋着不上厕所,等大便干结,就更不容易排出了。

    出现这些情况要留意

    小便时,假如排尿次数特别多特别急,伴有刺痛,又或者总是排尿不畅,建议及时前往医院明确一下原因,这可能是泌尿系统某些疾病的表现。

    大便时,有排便困难,大便带血,或者排便前后肚子很疼,或者大便总是很干或很稀,也建议及时检查,咨询医生。

这样改善预防便秘

    多饮水,对泌尿系统以及促进粪便软化,都有好处。

    多吃蔬菜瓜果,增加粗纤维食物,如薯类粗粮等的摄入,能刺激肠道蠕动,协助排便。

    多活动,也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对改善和预防便秘有好处。

    对于已经有便秘问题的老友,强调一下,任何时候都不要使出吃奶的力气用力排便!

    有了便意,赶快就去厕所,实在排不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尝试首荟通便胶囊、乳果糖、开塞露等帮助排便或者软化粪便的药物。

    总之呢,如果有了晨起排便的习惯,那就顺顺畅畅地解决问题。如果晨起不想上厕所,那也不用非得在这个时候进行所谓「排毒」,按自己养成的规律办事,对身体就挺好。

    任何时候有了便意,最好赶紧找厕所,不要刻意憋着。

    大小便问题,很日常,但这些再日常不过的事情,也需要我们认真科学地对待。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