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 > 肠道常识 > 正文

端午节,粽享肠道健康

2017-05-31 08:07:32 来源: 作者:

    想必不用我过多得赘述,大家从超市铺天盖地绿油油、软糯糯的粽子就能知晓,端午节已经拖家带口来到我们的跟前。  “白白糍粽美,青青米果新。”端午节吃粽子,千百年来盛行不衰。与其说粽子是一种节日美食,倒不如说是文化传承的符号。

    然而,粽子虽美味,也不能随便吃哦。

    1.一天可以吃几个粽子?

    专家建议:一天最好别吃超过三个正常个头的粽子。老人和孩子,还得在此基础上再酌情减量。本身有基础疾病的部分特殊人群,吃粽子更应该谨慎。

    2.五类人吃粽子需谨慎

    (1)  胃病、肠道疾病患者

    ➤粽子蒸或煮熟后,能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荷;

    ➤粽子的主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

    ➤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2)老人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

    (3)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4)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所以儿童少食为宜。

    (5)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3.吃粽子注意事项

    1、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

    2、粽子应趁热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

    3、粽子的名分是主食,它由糯米做成,黏度高、难消化。吃了粽子后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