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的10天,而“中伏”天数不固定,为10天或20天,今年人们就要经历20天的“中伏”。中伏也叫也叫“二伏”。
夏季闷热潮湿且多雨,很多人都不喜欢夏季,包括小编也是,暑热难耐、湿气普遍。当然夏季对我们有坏处也有好处,好处就是对我们有个冬病夏治的好机会,三伏天是养生的黄金时段,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年难得的一次机会。以下这5个坏习惯会使湿气入侵以内,湿气一旦入侵体内就会百病生,所以要格外注意这5点。
1、忌对着空调口吹 刚从外边回来或者运动回来大汗淋漓,在这时对着空调使劲吹,湿气机会借此机会顺着张开的毛孔进入了体内,还有就是整天待在空调房里的人,夏季就应出汗,体湿才会被排除出来,汗液排不出来久而久之湿气就会淤积体内出不来,这样会危及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2、忌吃雪糕、冰饮 在夏季不喜欢热的话,可以喝常温的白开水。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人。 3、忌晚睡 现代的人们比较喜欢很晚才睡,这习惯非常不好,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每晚最好在11点前入睡,每天睡够7个小时。特别是在三伏天一定要坚持午睡,午觉保持在一个小时之内,对身体健康很有利。 4、忌久坐不动 人体久坐不动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动,应该要稍微多活动一下。 5、忌湿发睡 在夏季,很多人刚洗完澡洗完头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这样会很容易导致湿气入侵身体。所以,夏天最好把头发吹干再入睡。还有最好不要10点之后洗头,晚上洗头因为头皮的毛孔张开,吹风不能吹的完全干透的关系,人会容易受凉,容易头痛。长期如此会气滞血淤,头昏等症状。 中伏如何养生? 一、运动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二、热水洗澡 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洗热水澡这个习惯给排除了,觉得夏天要洗冷水才够清凉。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洗澡就显得更有必要,而且洗完以后身体会觉得神清气爽,并不会觉得出汗难受。 三、饮食不宜过于清淡。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 消暑健脾祛湿粥 1)薏米红豆粥 做法:(1)、首先准备好薏米60克、红豆50克、芡实10克、枸杞5克。 (2)、将薏米、红豆洗净,拿薏米翻炒过一遍,再用热水泡3个小时左右 (3)、然后将所有的材料一起倒入锅里,放入适量的水,大火转小火2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 2)薏米当归荸荠粥 材料:当归 15克,荸荠30克,薏米100克。 做法:将当归切成片,入锅煮 30分钟,去渣后加入荸荠和薏米煮成粥,出锅后加蜂蜜食用。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健脾利湿。适于咽喉肿痛、痰热咳嗽、心烦口渴。当归中所含的当归多糖,能明显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能预防癌的发生。薏米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米又名薏苡仁、苡米,薏米、起实、薏珠子、草珠珠、米仁、六谷子,是常用的中药。 四、常泡脚 热姜水泡脚对于感冒引起的头痛也非常有效,还可以治疗腰间疼痛,使用老姜效果更好,散寒、除湿。且高血压患者常用生姜水泡脚有助减压,生姜水泡脚可有助于血液循环,利于血压控制。每天可浸泡20分钟左右。 生活常识篇 1、避免潮湿的坏境 2.少盐,帮助肾排水 3、适当午睡 4、戒烟戒酒 5、早上吃上三片姜 6、多吃含有燕麦、琼脂、低聚木糖的营养品。 7、饮食清淡适量 8、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