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 > 肠道常识 > 正文

警惕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

2017-09-07 14:20:13 来源: 作者: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证明,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均可诱发抗生素相关的腹泻,以青霉素类(主要是氨芐青霉素)最常见,约占50%,其次为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复方新诺明等。腹泻通常在应用抗生素后5~10天出现,也可早在用药第1天或迟至停药后6周才开始发病的。90%~95%的患者为水样或糊状便,每日4次以上;重者可有发热、腹痛、腹肌紧张等类似急腹症的表现。如未及时治疗,可引起中毒性巨结肠、肠梗阻、肠穿孔。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首先必须停用原用的抗生素。若因原发病的需要不能停用时,应改用窄谱抗生素。如有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检出者,可加用灭滴灵、万古霉素、杆菌肽等。有人用中药“泻赤散”治疗效果较好。方药组成为:参苓白术丸9~36克,炙鳖甲24克,肉桂9克,苦参18克,山楂炭11克,乌梅炭11克,煅牡蛎30克,赤芍15克。诸药研末为散,每服6克,每日2次,于早饭后及晚饭前服。服中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21天为1疗程。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