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两个婴儿皆因为腹泻去市人民医院就诊,在市人民医院儿童科看见几乎所有的小孩都是因为感冒发烧腹泻前来就诊的。此时正是冬天气候寒冷之际,宝宝肠胃免疫机能也变得很脆弱,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厌食、挑食情况,严重者会出现腹泻,让不少家长紧张的措手不及,不知该如何调理宝宝饮食。
1岁以内婴儿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胃液酸度低,各种消化酶分泌少、活性低,因而对食物的耐受也比较差。但是孩子又处在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这样使得胃肠道的负担较重,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再碰上冬季天气寒冷,肠胃稍微受凉就会引发更加严重的疾病,此时该如何调理宝宝肠道呢?
首先从宝宝的便便形状看肠胃
每个婴幼儿由于排便习惯不同,每天的排便次数也会不同。临床上,出生6个月内的幼儿,每天排便在6、7次之内,6-12个月的幼儿,每天排便约2、3次,都属于正常现象。另外,幼儿会因遗传、个性、体质和进食内容不同等因素,有不同的排便性状,但只要每天能维持固定的排便习惯,且没有特别异常的现象,就可不必过于担心。
其次宝宝肠胃不好该如何调理
1、不宜吃得过饱
婴幼儿暴饮暴食,不仅使胃的消化能力难以承受,造成消化不良,有时还可导致急性胃扩张、胃穿孔等严重疾患。
婴儿每天摄取食物的热量要控制在700-900千卡,可以偶尔喂一些水或者稀释纯果汁。
2、吃饭定时
早餐不吃,无意间的饥一顿、饱一顿,会慢慢侵蚀胃的健康。胃是一个严格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对胃黏膜造成损害。
3、不能吃得过快
婴幼儿冬天吃饭的速度一定要慢。如果刚从室外回来,不要马上吃饭,可以先喝点温水,过10-15分钟后再进餐。每顿饭的进食时间至少在25分钟以上,一定要放慢速度,增加咀嚼时间。冬天吃饭,最好先吃点主食,再吃菜肉、喝汤,这样有利于刺激唾液分泌淀粉酶,增强胃的消化能力,还能保护肠胃。
4、注意饮食卫生
婴幼儿胃肠敏感,如果吃了不清洁或不新鲜的食物,很容易引起急性胃炎,出现胃痛、胃胀和呕吐等症状。
对婴儿肠胃有益的食物
婴儿的消化吸收功能随着月份的增长逐渐完善,4~6个月的婴儿肠胃功能相对比较娇嫩,可吃一些菜泥、鲜水果泥作为辅食食用。等婴儿长到一岁时,由于牙齿已长出,咀嚼能力提高,可吃一些软的水果切片,通过咀嚼,分泌的唾液能将软水果切片泡软,有助于宝宝消化吸收;同时还可以喂食土豆泥,软香调胃,也十分适合宝宝吃。
但是有些婴儿的肠道没有足够的乳糖酶来分解乳糖,因此,鲜奶对婴儿肠道有一定刺激性,影响排便功能。鲜奶中的某些矿物质还可能加重婴儿的肾脏负担,导致大便干燥等症状,此时鲜牛奶并不推荐宝宝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