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每天排便次数少则2次多则8次,随着成长至2-3个月的时段,排便次数慢慢会减为1-2次。当宝宝2天不排便便的时候,新手爸妈第一直觉就是:宝宝便秘了!不是拉不出就是便秘吗?
婴儿便秘不是以排便间隔时间为标准,而是以大便干结、排便费劲为依据。只要宝宝不感到排便困难,并且精神状态良好,就不用担心啦。
宝宝便秘怎么办?
1、便秘的表现
家长不妨偷偷留意一下,当正在开心玩乐的宝宝忽然作沉思或发呆状态,很大可能就是在便便了。如果便便的时候宝宝面脸通红,甚至憋到哭泣,就要考虑是否大便干结造成排便疼痛了。
大便干、硬导致的排便困难,让宝宝便便的时候疼痛,用力排便时有可能会让肛门内壁破损出血,有的宝宝因为害怕疼痛,甚至会拒绝排便导致便秘的恶性循环。长久不排便的宝宝,腹部(肚脐对下)肠部位置按下去会发硬,表明便便已经在肚子里堆积了好些时间了。必须要通过膳食,或者其他手法让宝宝及时通便。
2、便秘怎么办
造成宝宝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平时饮食、生活习惯、身体原因都会影响便便形态。如果宝宝超过3天不排便,可以使用下面方法缓解:
补充益生菌:能够帮助肠道快速的分解和消化食物,还能降解亚硝酸,刺激肠道蠕动,缓解便秘,有利于大便的形成和排出。
肠部按摩:每天沐浴后给宝宝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其腹部,能促进宝宝肠蠕动。
开塞露:大便硬、干导致宝宝排便困难,可配合小儿专用开塞露使用。这里要提示一下家长,开塞露主要成分是甘油,起润滑作用,虽对宝宝身体无害,但长期使用会让宝宝产生依赖。
3、良好习惯
便秘宝宝不但排便困难而痛苦,更加多的是影响营养的吸收,长期便秘的宝宝会导致发育迟缓、食欲及睡眠差、精神紧张等不良症状。预防重于治疗,避免宝宝便秘,我们可以从生活一些小细节着手,呵护宝宝的肠胃健康。
除了上面所说额外补充益生菌的方法外,饮食上适当的膳食纤维(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菜泥果汁)能促进宝宝肠部蠕动;
另外,过分专注玩乐而长时忍便也是不良的习惯。家长可以在宝宝出生后3个月起实施规范的排便习惯训练(时段或口号,如“唔唔”),可以促进排便的条件反射早日形成,远离便秘困扰。
帮助排便的膳食
丰富的膳食纤维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但要按照宝宝发育特征循序渐进地添加:
4-8月龄:苹果泥、香蕉泥
8月龄-12月龄:番薯泥、火龙果
长出4-6颗牙齿的宝宝:小米粥、燕麦粥等粗粮
能吃固态食物的孩子:玉米、四季豆、红豆、豌豆、薯类和裙带菜等。
排便育成小手册
排大便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早上起床后,因为早上是排便的最佳时机,对安排孩子一天的吃饭,玩耍,睡觉都有好处。
当宝宝要排便时,会有突然停下,发呆,扭动腿的表现,大人可以认真观察,发现后立即把便。很快就会养成好的排便习惯的。
给宝宝准备幼儿专用的便盆,当宝宝有便意时,引导宝宝坐到便盆上,大人要扶助宝宝的上身,嘴里发出“嘘嘘"的声音,作为排便的信号,引导宝宝排便,排便后,要及时鼓励宝宝,很快宝宝就会学会蹲在便盆上排便了。
当宝宝排便时,千万不可逗宝宝玩,不要让宝宝没事就坐在便盆上玩,一定要培养宝宝专心排便的习惯,让宝宝认识自己排便的场所和便盆,而且排便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5——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