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 > 肠道疾病 > 正文

从「李鸿章的死因」谈呕血的鉴别诊断

2018-08-17 15:46:09 来源:网络 作者: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生前位极人臣,死后极尽哀荣。关于他的死因,《清史稿》语焉不详,只说是「积劳呕血薨,年七十有九。」


「呕血」只是一种症状,而非病名。这位帝国权臣到底因何呕血?究竟死于何病?

◆1900 年 8 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携光绪等仓皇「西狩」,电谕两广总督李鸿章火速北上,以「全权大臣」与各国议和。李于是「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

◆10 月,李鸿章受命入京,投身虎口,与众列强谈判,「竭力磋磨」,「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

◆1901 年 9 月,李鸿章代表大清国签署了中国近代上最为屈辱的《辛丑条约》,签约前两日,李「就已伤风,鼻塞声重」,签字时,「寒热间作,痰咳不支,饮食不进」。

◆后月余,李自俄国使馆归后当晚「忽喀血碗余」,次日「大解不出,陡呕血半盂,色紫黑色,有大块,虚汗头眩,势甚危急。」

◆11 月 7 日,中兴名臣李鸿章瞑焉长逝。


以上文字为我们重现了这样的画面:

一位年近八旬的耄耋老翁,在国家危难之际,「以衰年而膺艰巨」,先是顶着酷暑,一路腹泻、长途四千余里,从广东来到已被联军占领的北京;此后数月朝夕焦思,消耗大量体力与各国周旋,期间出现感冒、纳差等症状;在条约签署后,最终发作呕血,「数日之间,遂至沉笃」。


呕血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高龄、腹泻、感冒、劳累,这些只是加剧病情的不利因素,而隐藏在呕血背后的神秘疾病,才是夺去李鸿章性命的真凶。


梁启超所著《李鸿章传》中,曾记录李生命中最后一年的身体状况:「本年以来,肝疾增剧,时有盛怒,或如病狂。」

综上所述,一、李鸿章素有肝病,而且还在不断加重;二、李鸿章临终前曾出现发作性大怒、发狂等表现,这很值得深思,如果不是疾病使然,这些有悖常情的举止不应出现在这位大清国最高阶官员的身上。


医学诊断讲究「一元论」,即尽量用一种疾病解释所有的临床表现。如果我们把这些线索一一串联、详加琢磨,一个合理、可信的诊断终于浮出水面,那就是:肝硬化

我们就拿李鸿章的疾病表现与之一一映证。

1. 李鸿章素有「肝疾」,临终前一年多逐渐出现疲劳、纳差等症状,符合肝硬化慢性进展性表现。

2. 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导致「呕血」的直接原因。

由于肝脏结构硬化,负责为肝脏输送血液的门静脉压力增高、血流阻力增加,继而使其上游静脉扩张、迂曲、形成侧枝循环,这些位于食管和胃底的脆弱静脉很容易在各种诱因下发生破裂,引起大量出血。

李鸿章临终前月余曾出现「大解不出」,这种由便秘而引起的腹内压升高是诱发食管胃底静脉破裂的重要原因。而随后的「虚汗头眩」等症状,则正是大量出血后的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

3. 肝硬化的晚期并发症「肝性脑病」是导致李鸿章临终前举止异常、性情大变的罪魁祸首。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主要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直至昏迷。

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导致的肠道内大量积血、和过度「饱食」导致的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导致氨类毒性物质产生增加,而「大解不出」使得粪便与肠粘膜接触时间延长、肠内细菌活跃、更加重了氨中毒。

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李鸿章体内的血氨升高、并随血循环进入脑内,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引起一系列的性格、行为及意识错乱表现。

肝硬化及其并发的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和肝性脑病能够较为圆满地解释了发生在李鸿章疾病过程中的种种表现。


不过可惜的是,在当年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和「平坟造田」运动中,身着黄马褂、保存完好的李鸿章的遗体,被激情高涨的革命群众从坟里挖出,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示众,直至骸骨散尽。李鸿章可能永远也不会想到,自己竟是以这样的方式,灰飞烟灭。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