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近期发表于《科学报告》的研究中,来自于维克森林医学院分子医学副教授Hariom Yadav博士介绍,短链脂肪酸(例如乙酸盐、丙酸盐和丁酸盐)含量正常是肠道健康良好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一种未消化膳食纤维细菌发酵而成的产物。患有糖尿病、肥胖、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的人含有较少的短链脂肪酸,而提高这种成分的含量可有助于维持甚至恢复正常的肠道环境,并有望改善健康。
Yadav说,为了保证菌群的安全,所选用的菌株一定来源于人类;在人类中,婴儿非常健康,而且他们没有与年龄有关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和癌症。因此,他的研究团队从34名健康婴儿的尿布中收集粪便样本,将其中的乳酸菌与肠球菌菌株分离、鉴定和验证安全性后,从321个菌株中选出了10个最佳菌株。而后,将10株益生菌株分别为小鼠单次以及五次服用,以及将菌株注射到人类粪便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这些选定的益生菌混合物可以对肠道微生物群进行调节,增加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并提高了小鼠肠道和人类粪便的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特别是丙酸酯和丁酸酯。
Yadav认为,这项研究证明婴儿的益生菌群可以作为肠道菌群失调和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下降的治疗方案进行开发,这些益生菌如乳酸菌和肠球菌菌株可能有利于改善肠道微生物群分布,可能成为预防或治疗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癌症和炎症性肠病在内的几种人类疾病中的潜在生物疗法,还可进一步研究其对人类微生物群、新陈代谢和相关疾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