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痘“发配”了王昭君
飘飘秀色夺仙春,
只恐丹青画不真。
能为君工罢征戊,
甘心玉音葬胡尘。
这是宋代郭样正所写的《昭君上马图》,不知各位注意没有,这前两句里隐藏了青春痘的故事呢!
汉朝时期,朝庭为了与匈奴交好,便同意与其和亲,也就是通婚。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匈奴王呼韩邪,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可谁愿意背井离乡去那蛮荒之地呢?正在为没人应征焦急时,忽然有人来报,长得十分美丽、也很有见识的王嫱(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报汉元帝。汉元帝吩咐办事的大臣择个日子,让呼韩邪单干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
呼韩邪单于得到这样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高兴和感激的心情那是不用说了。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皇上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多少有点舍不得。他想把王昭君留下,可是已经晚了。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当初选秀时我怎么就瞎眼了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再看,发现模样是相像,但脸上却多了些不讨人喜欢的痘痘点点,原来是有个宫廷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故意画些痘痘开化了她。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给斩了:但也正因为这个错误,却成就了历史上一段佳话。
提到少男少女,谈起青春期,人们总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痤疮,想到那些偏爱青春期的所谓“青春美丽痘”:其实青春痘并非牛轻人的专利,从婴儿到老年都会长,它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只是其好发、多发于青春期而已。
青春期的到来,随着身体各方面的发育,内分泌(性激素)质、量的变化引起皮脂腺分泌增加、皮脂腺导管细胞角化、皮脂腺分泌受阻形成痤疮。
加之现代人周围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活环境污染,饮食、衣帽、洗涤用品、一些劣质美容化妆品的污染,使痤疮发病原因越来越趋向于复杂。
随着人们对容貌仪表的重视,各类治疗痤疮的药物包括内服、外用药越来越多,而殊不知不正确的治疗也增加了痤疮的复杂和难治性。
精神神经因素也参与其中,越长痘越心烦,越心烦越长,断送了青春年华的美丽,有时还在脸上遗留下很多终生遗憾。
遍地开花的青春美丽痘
多数人认为青春痘只长在脸上,其实不然,它还可以长在身体其他部位,如前胸、后背、颈项、肩背部、腰臀部,甚至可以长到肢体上,只不过这些部位的青春痘相对于面部来讲要少见得多。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说过,青春痘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除掌趾外,毛囊皮脂腺几乎遍布人体全身:也就是说,青春痘应该可以发生在除掌趾以外的几乎所有皮肤。
皮脂腺在人体各部位的分布密度不相同,以头皮、面部(特别是前额、鼻翼等处)最多,而躯干则以中央部位较多。 因此青春痘主要发生于上述部位。
痘痘生长部位的警示
前额:可能与心、小肠有关。这儿爱长痘的人多爱发火,心火旺盛,脾气急,易激动。
两眉毛中间:心悸、心律不齐、胸部不适。
鼻头:有胃火亢盛,多食易饥,消化系统易出问题。
右面颊:上肺下大肠,过敏体质,易便秘。
左面颊:上肝下胆,解毒功能不好,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
下巴:内分泌异常,女件可有月经不调等问题。
面部痤疮皮损发生的部位与相关脏腑功能失调及影响因素有一定规律可循。据经络学说,面部痤疮的病损部位与肝、脾、胃等功能失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