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结束一天疲累的学业和工作,幸福可能就是我和你一起窝在沙发上,吃着零食,追着剧,聊着有一句没一句的天。这样的场景简直暖到心底,同时也是多少吃货毕生追求的幸福之境啊!
但是对美食毫无抵抗力的吃货们,您是怎么吃的呢?
纠结的吃货,且吃且胖;
自由的吃货,且胖且吃;
健康的吃货,且吃且美。
如何在享受食物带来的幸福、甜蜜、减压的同时,又能吃出健康和美丽呢?那就跟我一起来了解食品营养标签吧。
什么是营养标签?
所谓营养标签,就是食品的外包装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信息应真实、客观、可信。
营养标签包括哪些内容?
营养标签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功能声称。
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一般分为三栏:项目、每100 ml(g)或每份、NRV%。
项目中都有哪些营养成分“上榜”呢?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中规定了“1+4”模式,即必须标示能量、核心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钠)这5种营养成分。除此以外,进行了营养声称或者功能声称(详见下文)的营养成分也应标示出来;配料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的食品,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依据产品特点,企业也可自愿标示其他营养成分,如奶制品通常会标示“钙”。
为什么要强制标示“1+4”呢?
一方面是可以帮助消费者较为准确地计算能量摄入;另一方面,有助于消费者了解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摄入情况和构成比;另外,有利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合理选择食物。可见,国家为了保障广大“吃货”们的身体健康,可谓是煞费苦心呀。
中间一栏的每100 ml(g)或每份就很容易理解了。当然,由于各国家、地区的常用重量单位不同,也会出现其他标示单位,如“磅”等。
何谓NRV%?
NRV%即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表示食品中某营养成分的含量占一个正常成年人每日需要摄入的该营养成分的推荐量的百分比。似乎有点拗口耶,别着急,我们举例说明。
上图是某品牌纯牛奶的营养成分表,从表中可知该品牌纯牛奶每100 ml中含钙量为110 mg,对于这个数字,您可能没有什么概念。别着急,我们往下看。根据中国营养学会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正常成人每日需要摄入的钙量为800 mg。100 ml该品牌纯牛奶的含钙量占推荐量的百分比为110 mg/800 mg×100% = 13.75%,约等于14%。此时,您是否已经豁然开朗了呢?因此,若一盒奶的容量为250 ml,喝完它,您就完成了今日钙摄入任务的34.4%。有没有觉得您这盒奶喝得明明白白呢?
营养声称
营养声称包括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常见的含量声称有“高钙”、“低脂”、“无糖”等。常见的比较声称有“加钙”、“增加3倍的××”、“减少能量”等。您可能会问,为了提高商品噱头和销量,商家会随意标示营养声称吗?NO,NO,NO,必须要达到相应的标准才可以哦。例如,标示比较声称的条件是,该食品营养成分含量与基准食品或参考食品相比,差异≥25%。看来,有了国家相关规定的保障,做吃货也心安呢。
含量声称
比较声称
功能声称
功能声称是指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声称。要求科学、规范。
如上图中,“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以及“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皮肤和粘膜健康。”都属于功能声称哦。
现在,您能够读懂营养标签了吗?恭喜您,向健康“吃货”迈进了一大步!快快向周围人普及营养标签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