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 > 肠道常识 > 正文

感染率排第一的致病菌,全世界超过50%的人感染!要想根除它其实很简单

2018-09-04 18:06:17 来源: 作者:

胃部的酸性环境对细菌的生存是一个强大的考验,因此胃部很少有细菌能够长期生存。虽然如此,仍有一种细菌可在胃部长期生存,并可引发多种病症,它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幽门螺杆菌。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表现

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通常会表现为口臭、嗳气、反酸、腹胀、腹痛等多种症状。不仅如此,它还可以诱发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是胃癌。

2017年5月19日发布的《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中提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下列多种疾病的发病有关:
非萎缩胃炎,萎缩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等;
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胃少见病:增生性胃息肉、胃粘膜肥大症等;
胃外疾病:缺铁性贫血、过敏性紫癜、慢性支气管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口腔疾病等涉及身体多个系统。
幽门螺杆菌的筛查和治疗
当表现为以下症状或有以下情况时时,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筛查:
胃痛胃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对症治疗无效;
糜烂、出血、萎缩性胃炎、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
胃十二指肠溃疡,无论有否症状或并发症;
胃癌家族史、或胃癌切除术后;
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低剂量阿司匹林等;
胃MALT淋巴瘤、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巨大肥厚性胃炎;
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B12缺乏症等。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发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且对人的健康状况造成不良影响的,应该采取药物治疗。一般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对于感染幽门螺杆菌者,经抗生素治疗一般都可以康复,但如果身体状态较差,会造成反复感染。

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合理、工作压力过大等会降低人体免疫力,给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创造更多的条件。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怎样预防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途径主要为口-口传播、粪-口传播两大途径,在预防上应以切段这两条途径为主。
粪-口传播这条途径不用多说,要注意饭前便后洗手。
口-口传播这一条讲究就多了。
首先筷子就是一个传播工具和载体,木质、竹质筷子在有划痕、水浸润时间过长后,可作为幽门螺杆菌的载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自家用的木质、竹质筷子建议每半年一换,在外出就餐时也建议挑卫生条件好的餐馆。

另外嘴对嘴喂婴幼儿食物、接吻等也会传播幽门螺杆菌。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