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又称结直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统称。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保持上升趋势,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肠癌发病率、病死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居第5位,且呈现出城市地区远高于农村的特点。
病在于防,而不在于治,大肠癌最怕4件事,非常简单,做到就是赚到。
1、控制饮食结构
沿海地区大肠癌发病率高于内陆城市的原因之一,就是沿海地区“三高一低”饮食结构所致。“三高一低”指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这样的饮食特点会延长食物滞留时间,减缓肠道蠕动,进而增加了致癌物与肠道接触的机会。久而久之使大肠癌患病风险增加。
饮食上以高纤维素、低热量、低脂肪为主,减少红肉和脂肪的摄入比重可以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2、适度锻炼身体,避免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会导致超重或肥胖,减缓肠道蠕动,久而久之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避免久坐不动,适当锻炼身体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锻炼与控制饮食相结合,使身材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避免腹部脂肪堆积。
3、定期做检查
大量临床数据显示,中晚期大肠癌5年生存率只有12%,而如果能及早发现,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建议普通人群从45岁起开始做结肠癌筛查。
具体方式为下列检查任选一项:
每年进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
每年进行高灵敏度的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
每3年做一次多靶点的DNA检测;
每10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每5年做一次结肠CT;
每5年做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4、规律作息,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能够保证内分泌维持在正常水平。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可增加包括肠胃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
疾病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从源头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