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 > 肠道常识 > 正文

如何远离消化不良?答案在这里,简单3招改善肠胃功能

2018-10-19 08:42:28 来源: 作者:CS

常听人说,明明还没吃到平时的饭量,怎么就撑得慌;明明饿得不得了,几口就饱了。

甚至有些人还会出现上腹胀痛、上腹灼热感、吸气、恶心…其实这些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表现。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

可以通过合理饮食,调理肠胃,来预防和改善病情。


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在酸性胃液环境中存活,且能促胃酸分泌,导致十二指肠功能紊乱,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有胃肠道感染病史

曾患过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肠道感染病的患者发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概率较正常人明显偏高。

三、精神因素

每个人对压力的承受力不同,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有研究表明,经常焦虑、抑郁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患功能性消化不良。

四、基因差异

研究表明,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人的某些基因结构与正常人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确诊需做的四大检查

1、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

2、腹部超声或CT、磁共振

3、血液化验:血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

4、大便化验:大便常规、大便隐血。

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哪些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改善生活方式

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吃饭要有规律,并且最好少食多餐,避免过饱,改善因胃动力不足而造成的饱胀、胃痛。

细嚼慢咽

咀嚼食物的次数越多越充分,分泌的唾液也越多,越能促进消化,并且食物进入肠胃后对胃黏膜也有保护作用。

调整饮食结构

适当吃一些能促进消化的食物,酸奶、山楂、苹果、菠萝、木瓜、猕猴桃、番茄、大麦茶、陈皮等食物中含有各种有机酸或分解酶等,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

2.药物治疗:

如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助消化、促胃肠动力的药物。

3.精神治疗:

如果经过上面治疗效果不好或精神心理障碍症状较严重的患者需进行精神治疗。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