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 > 肠道疾病 > 正文

这三类消化道癌症都是“吃出来的”,这些易致癌的饮食习惯要远离

2018-11-05 21:01:58 来源: 作者:CS


常言说,病从口入,虽然癌症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专家们普遍认为,约有35-50%的恶性肿瘤的发生与膳食营养因素密切相关。而消化道作为直接受纳和消化食物的器官,所受到的伤害必然首当其冲,是不折不扣的重灾区。

据2017年国家权威数据,死亡率前五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消化系统癌症,在死亡率前10名中消化道肿瘤就占了6个。



那么,是什么样的不良饮食习惯导致了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呢?


胃癌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当前全球每年约100万人患病,我国就占到一半。在所有癌症中,胃癌与吃的关系最为密切。


1. 腌渍、熏制、高盐食物

腌菜、熏肉等腌制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在胃内适宜酸度或细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2.加工类食品如肉干、饼干、蜜饯等往往也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不宜过多食用。



3.吃剩饭也是非常不好的习惯

许多人为避免浪费,经常食用剩饭剩菜,然而,剩菜剩饭即使经过再加热,也会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4.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胃癌的重要因素,分餐制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幽门螺旋杆菌传播的有效方式。


5. 人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发霉变质的食品。霉变是由污染霉菌所引起,霉菌中有些是产毒真菌,是很强的致癌物质,同时某些食物在产毒真菌作用下,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进入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胃又可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而致癌。


6.烟酒刺激 



结直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近几年来,全球发病率都上升很快,每年超过100万人患病。在我国,发病率可以说是增速迅猛,上升速度远远超过国际水平。


1.吃得太好、动得太少

调查发现,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越高。

究其原因,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吃得太好、动得太少

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都是增加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2.过多食用腌渍食品,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


3.大量的烟酒,长期不按时进餐、熬夜、压力等,都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的紊乱,进而诱发结直肠癌。


4. 很重要的是,很多人不愿意做肛门指检和肠镜检查,殊不知早发现治愈率达90%以上。

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应多吃山芋、玉米、水果、新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这些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利于肠道毒素的排除。



尽量少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不吃有可能腐败的水果、蔬菜及食物。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适当增加运动量,规律生活节奏,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食道癌

我国是食道癌最严重的国家,主要因素与饮食相关。


1.亚硝胺与霉菌

亚硝胺与食管癌的关系密切,霉菌能增强亚硝胺的致癌作用。

要禁食隔夜蔬菜、腐烂水果、发霉的粮食、市售的咸鱼咸肉和腌菜,以及煎、炸、烤的食品。饮水要注意水源,自来水也要防被污染。



2.烟酒

吸烟的致癌面广,形成癌症可引起消化、呼吸、泌尿系的癌症。

长期大量饮酒难免不食入致癌物。有的酒含亚硝胺、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还有醛醇等间接致癌物。


3.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与食管癌有关系。蛋白质缺乏会出现食管粘膜增生,容易恶变;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前者不能代替后者,因烹调中常破坏大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要提倡饮茶。绿茶能防癌,并对心血管病等有利。但不主张豪饮,最好是品尝,要少量多次有效的饮于体内。

当妊娠、哺乳、发热、出血和患胃肠病时则不或慎饮。 



4.微量元素缺乏

患食管癌的病人常缺乏铁、钼、锌、锰、硒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B2、C;

阿司匹林能防此病,故高危人群可在医师的指导下,补充相关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药物来预防。



5.吃的粗糙、过热、狼吞虎咽

食物过烫、过于粗糙以及进餐太快会使食物不能进行充分的咀嚼,颗粒粗糙、温度较高的饭菜,很容易损伤本身就很脆弱的食管黏膜上皮,使其破溃,进而发生形变而致癌。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