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随着“清宿便,排肠毒”、“排出毒素,一身轻松”这类的广告语连番轰炸,大家了解了一个叫做肠毒的词。
查遍教科书、知网、万方....从未见过关于肠毒的医学文献和研究,反而关于肉鸡肠毒综合症、反刍动物肠毒血症等的报道倒是不老少。
搜遍全网,百科告诉我们,肠毒是未能及时排出肠道,长时间存在于肠道皱折、憩室中的垃圾混合物,如氨气、硫化氢、亚硝酸等20余种有害甚至致癌物质的“集合体”。并且拥有着非常可怕的毒害作用,比如导致肥胖、痤疮、色斑等等,可这些和便秘的危害几乎一模一样。
然而,肠毒病不能使人中毒。
实证——连续三年没有排便的人是憋死的,不是毒死的。
美国费城的马特博物馆,有一个来自三年未大便男子的大肠展品,八英寸长,四英寸粗,重量达到了45斤。
这名男子名叫约翰,从20岁开始便秘,到45岁的时候,约翰已经完全停止排便。48岁时约翰因为长时间没有排便,造成大肠堵塞,憋死了。他死亡时除了便秘,并没有发现其他重大疾病,更没有发现所谓的“肠毒”。
“肠毒”的真相
人民日报曾专门发文辟谣,“宿便”、“肠毒”更多是商家为推销产品生造的概念。
食物在运行到结肠之前,都是粥样的物质,可以和小肠线毛充分接触,吸收养分。然后粪便中的水分被大肠吸收逐渐成形,这个过程是均匀稳定进行的,根本不存在粪便残留问题。只要排便正常,体内是不大可能积存粪便的。
市场上很多所谓“清宿便,排肠毒”的保健品,其主要成分都是泻药,用久了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带来肠道癌症隐患。
至于,“粪便发酵、胀气,导致酸毒症”这样的说法就更搞笑了。
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就算酸毒症,那么随着食物进入肠腔的胃酸不知害死了多少人。
“肠毒”之说,不可信。
事实上,小肠中的肠液是碱性的,即使食物发酵产酸,也会被肠液迅速中和,根本不可能堆积,更不可能通过大肠进入血液,出现所谓的酸毒症。
有人说肠毒就像腐肉一样,堆积在肠道的犄角旮旯,随时准备危害健康,但我们都知道,假如我们吃了像腐肉这类不洁的食物会腹泻。如果大量“肠毒”堆在肠道,肠道不可能毫无察觉。所以“肠毒”之说,完全值不起推敲,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