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人们生活中最常遇见的一个问题,是一件看似简单而实际上比较复杂,既使人痛苦而又令人尴尬的事情。据统计约半数以上的人受过便秘的折磨,特别是老年人、孕妇、儿童和节食减肥者。
误区一:便秘不是病
很多人都认为便秘不是病,大错特错,实际上便秘很可能是某些器质性病变的表象。
常见的可引起便秘的器质性疾病包括:结直肠肿瘤、肠腔梗阻或狭窄、肛裂、内痔等消化系统疾病。此外,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以引起便秘。
便秘日久,就需要做相关的详细检查。
误区二:便秘就是上火,只管清热又泻火
只要一便秘,有很多人就会使用牛黄解毒片、三黄片等等来泻火解决便秘。然而有些患者用起来疗效很好,有些患者却没什么效果,甚至会加重症状。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便秘是分许多证型的,其中包含了热积秘、寒积秘、气滞秘、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阳虚秘七大证型。如果是热积秘,运用清热泻火药是问题不大的;但是如果是其他类型便秘的患者,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误区三:每天排便就不是便秘
通常我们认为每周排便少于3次才算便秘,然而并非如此。诊断便秘有6条指征,包括排便费力、粪便干球状、排不尽感、排便次数少、肛门直肠的堵塞感、需要手法辅助,满足其中一条就属于便秘,不单单局限于排便次数少。
误区四:多吃萝卜能通便
萝卜能通便是便秘饮食中最常见的误区之一。白萝卜有消食解气的作用,胀气性便秘吃点确实管用。
但在中老年人群中,虚秘占的比例非常大,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胃肠动力不足,本来气就不足,再泻泻气,便秘就更重了。
误区五:喝茶能通便
很多人都认为茶能去火通便,但是便秘者不宜多喝。因为茶中含鞣酸,有收敛作用,喝多了会加重便秘。
当然,专家认为,便秘者一定要多喝水。普通人一天喝1200 毫升水,便秘者要喝到2000毫升,把这些水分成 8—10 次喝,可以保证肠道湿润,有助缓解便秘。
误区六:多吃水果蔬菜
“要想大便拉得好,就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但是事实上,很多女孩子菜吃得很多,水果也吃得不少,可是大便依然很艰难,这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大量的蔬菜跟水果是给机体提供了充足的粗纤维,也给肠道提供了充足的水分,这些都为大便的排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仅靠蔬菜和水果制造的粪便量是不足的,因此,要想保证每天一次大便,不但要多吃水果跟蔬菜,同时还要保证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