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 > 肠道疾病 > 正文

便后血压超标,怎么回事?高血压患者怎么排便?

2018-11-21 09:19:52 来源: 作者:凤凤


有很多的老人和高血压患者都有这样一个困扰,排便时头痛、心悸、大汗,便后测量时血压飙升,但稍后几分钟血压又平息了。虽然血压平息了,但那几分钟内的血压飙升和不时报道的厕所猝死事件,仍让人心有余悸。

解大便,是人体正常的一个排泄反应,通常情况下不会导致血压升高。

如果发生便秘,大便干燥,排便时间长,排便费力,确实会导致血压升高,但是血压不会升高太多,一般幅度不会超过10mmHg。



那为什么会出现血压飙升的情况呢?

其实血压的升高,要么是本身的高血压等病导致,要么就是过度的紧张导致的了。

不可否认,便秘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蹲太久的人群,确实有便后血压飙升的情况。

在动脉系统中形成血压有两个因素,一是心输出量,二是外周阻力

产生便意后,大脑皮层发出下行冲动到排便中枢,引起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舒张,粪便排出体外。

排便时腹肌和膈肌收缩,使腹内压增加,以促进排便过程。腹内压升高,而致血压上升。 



深吸气后再屏气用力排便,也会使血压升高。

深吸气,胸腔负压升至最高,肺血容量増至最大,达1000ml。

再屏气,屏气期间达最大血容量的肺内血液淋巴液,有一定数量流回左心房,前负荷増加;除此之外,深吸气使膈肌收缩并下移,腹腔上下空间减少,因而血压升高更为明显。


若为蹲位排便,屏气用力时收缩压和舒张压比坐位时均有显著增高。

高血压病患者心脏处于高做功状态,心肌的耗氧量随血压及心脏做功的增高而成比例的增高。

排便时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或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则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有脑血管病变者,可因血压升高超过脑血管壁的调节能力而发生脑出血。



综上所述,排便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明显升高,从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如:多吃蔬菜、粗粮等纤维含量高的食品,注意多喝水,每天规律定时排便,防治便秘,排便宜采用坐式马桶,且忌用力排便。

同时,选择不同药代动力学的降压药品种及服药时间,使其药效峰值接近排便的习惯时间段,有可能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