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一则“便秘和减肥的人,喝了之后能「清宿便,排肠毒」!”的广告语就已经响彻大街小巷,就连隔壁的小孩都会说两句。多年过去,依然有很多人相信“肠毒”、“宿便”等,那么,究竟在医学上有没有明确定义呢?
不论是“肠毒”还是“宿便”,都是统统的伪科学概念!
武汉大学医学院肛肠疾病研究中心主任钱群教授表示:“医学上并无「宿便」的概念!”
不管中医还是西医,都没有“宿便”这个概念,更没有“排肠毒”的说法。
从食物的消化过程看,食物残渣进入结肠后,水分被吸收,残渣开始聚集,加上我们身体分泌的消化液,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粪便”。
所谓的“宿便”,就是堆积在结肠末端准备排出体外的便便了,然而,这对健康人来说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吗!
如果有慢性便秘症状,那么便便也在此处堆积,只是停留时间长,水分被过度吸收,才导致的干硬。
便便中含有毒素吗?
你可能会认为:粪便属于代谢废物,难免让人觉得有“毒素”。
真相是,便便主要成分是食物残渣、水分以及氨类、胺类、硫氢化物等,顶多气味难闻些罢了,根本算不上产毒。
所以,长斑、爆痘痘、面色差等是综合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如内分泌失调、熬夜、暴晒、或其他疾病引起,便便不背锅。
长时间不排便,真的会有“肠毒”吗?
1、上面说到,便便压根算不上会产毒,更别说散播毒素了;
2、即使便便长时间堆积,我们的大肠只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不是什么“肠毒素”的吸收。
3、另外,人类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足以把各种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我们的肝和肾就是负责解毒的呀,就算便便里食物残渣中的所谓毒素被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人体也还能够通过肝脏、肾脏“解毒”,放心放心。
并不存在什么“毒素”、“肠毒”。
那么便便长时间堆积,会有什么影响呢?
1、便便中水分和电解质被重复吸收,变得干硬,难以排出。
2、被肠道细菌分解产生更多带臭味的气体,放屁更臭,甚至口臭。
慢性便秘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食管、胃、痔丛静脉曲张等病的人群还是有风险的。用力解便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晕厥、心脑血管意外、食管、胃、痔丛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
经常清肠排毒,反而可能危害健康
随意进行“洗肠”容易造成电解质紊乱、肠道菌群紊乱,非正规机构操作不当还会导致肠黏膜损伤、破裂、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所以没事儿千万别去“洗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