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排队的时间突然直线增加,“蹲大号”的小伙伴越来越多,让排队的小编实在有些“憋不住”。当然,这长长的队伍,肯定不乏来自社会人的催促,蹲厕小伙伴出门的一刹那,恨不得捂脸。后来小编了解到,有很多小伙伴,时而便秘,时而腹泻,让他们非常头大。下面咱们就来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现象。
一、“假性腹泻”假腹泻、真便秘
好发于中老年人,便秘时,腹部隐痛,里急后重,有便意,但是排不出。平躺时,可以在左下腹摸到硬块,便秘和腹泻交替,泻完硬块就消失了,这硬块是干燥粪便滞留在肠腔导致的。这种现象叫做假性腹泻,中医称之为热结旁流,是某些立场不坚定的燥屎,随波逐流而导致的。
二、结肠过敏
多见于中年女性,大便频次增加1~2次,以水样的、不成形的粪便为典型特征。经常腹部鼓胀,隐隐作痛。X 光显示为肠痉挛,紧张力和动力均呈过强现象。
三、区域性回肠炎
20~40 岁人群多发,特征是伴有发热和阵发性腹绞痛。X 光可见回肠呈打结状、小肠曲膨胀、盲肠近侧可呈残缺钡影和狭窄。
四、肠梗阻
儿童肠套叠、蛔虫阻塞症,中老年人疝气、肠粘连、肿瘤等都可引起肠梗阻。在肠腔不完全阻塞时,因梗阻近侧的肠遭受累发炎,所以交替性便秘和腹泻也是常见的。当肠腔梗阻逐渐增加时,可发生便血和假性腹泻。
五、肠结核
肺结核人易患,里急后重,大便呈痢疾样,在粪便中能找到抗酸杆菌,X 光可见肠回盲部有残缺钡影及痉挛现象。
六、肝硬化
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常出现。1 日 2~3 次稀薄大便,有时出现油花样。如果发生便秘,解下的大多是坚硬、浅黄色、食物未完全消化的粪便。
七、结肠癌
中老年是高发人群。结肠癌患者早期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前腹痛,稍后出现黏液便或黏液脓性血便。并且还有不同程度的便秘,甚至便闭。这种情况需要专业医生解决,不能擅自使用泻药,防止越泻越虚。
上述种种疾病,不仅都有交替性便秘与腹泻的症状,并且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现象,必须要做好甄别,再使用止泻药、止痛药及泻药,以免延误对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