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和矿物质吃什么补最好?
1、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
答案是否定的,当研究人员回顾了超过十年的研究结果是,他们发现大剂量的维生素C并不能预防大多数人的感冒,最多只是辅助感冒药来克服感冒的症状。
2、维生素B12可提供大量能量?
获得足够的B12固然重要,太少会导致手部和腿部出现贫血,记忆力减退,精神错乱和刺痛。但是没有证据表明服用它可以让你成为出色的运动员或提供更多的能量。包括肉类,鱼类或乳制品在内的饮食应该足够了。
3、无论你服用多少,维生素和矿物质都是安全的?
答案是否定的。
补充剂可以确保获得足够营养素,但是如果服用过量的话,许多维生素和矿物质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例如,大量维生素A可引起恶心,呕吐和肝脏损伤;过多的维生素D会导致虚弱,心律失常。因为身体本身储存维生素A,D,E,K和铁,所以多余的物质会堆积在你的器官和组织中并损害你的肾脏或肝脏。
4、尿液颜色可以表明身体是否有足够维生素?
一些维生素,包括C和B,如果摄入过量,会让小便变成鲜橙色甚至黄绿色。那是肾脏排出的表现。但是大多数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推荐量不会使你的尿液变色。
5、哪些人需要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往往需要更多的营养素。其他有需要的人也应该补充维生素或矿物质,如纯素食者,他们无法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其他人无法吸收足够所需营养素的人,包括:
有某些疾病的人,如炎症性肠病
有过减肥史的人
任何服用癫痫或胃药的人
经常服用阿司匹林的人
大多数人都知道钙和维生素D对健康的骨骼很重要。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其他营养素,包括镁,钾和维生素K,也有帮助。如果您有骨骼脆弱,骨质疏松的风险,您的医生可能会建议补充钙和维生素D.
6、维生素C最好的来源是?
没错,不是水果,是甜红辣椒。柑橘类水果是最有名的维生素C来源。大多数成年人每天需要75至90毫克维生素C,半杯甜红辣椒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7、纯素饮食者最需要补充哪种维生素?
维生素B12。这种B族维生素主要来自动物来源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和乳制品。如果你不吃这些,你可能得不到足够的B12。与您的医生讨论您是否应该服用补充剂。
8、抗氧化维生素补充剂可预防癌症?
研究人员陆续研究过一些抗氧化剂是否可以预防导致细胞癌变的遗传损伤。但没有证据表明服用这些补品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如果您正在接受癌症治疗,请在服用之前咨询您的医生。一些研究表明,抗氧化剂补充剂可能会使一些抗癌药物效果不佳。
9、最需要补铁的人群是?
孕妇和绝经前的女性
仍有月经的女性通常需要更多的铁,因为在每个月经周期都会失去一部分铁。研究人员表示,绝经前女性每天应该摄入18毫克铁。男性通常每天只需要8毫克。孕妇每天应该摄入27毫克。
10、维生素D有时被称为阳光维生素,是因为?
皮肤在阳光下会产生维生素D.
皮肤黝黑的人可能维生素D水平低。老年人也可能不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将阳光转化为维生素D的效率降低。如果您因皮肤敏感或患癌症而远离阳光,您可能还需要额外的D。简单的血液测试可以显示您是否拥有所需的数量。
11、把叶酸加入谷物中有助于预防:
叶酸有助于预防出生缺陷疾病,特别是脑和脊髓的问题。叶酸在怀孕期间非常重要,经常听医生说孕妇和那些想要生孩子的人应该补充叶酸,就是这个道理。
12、哪种矿物质可以帮助控制血压?
钾离子
这种矿物质有助于保持心脏正常运动,一项研究发现服用它可以降低收缩压。降低血压可降低中风,心脏病,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的风险。
青少年和成年人每天应摄入4700毫克的钾。许多食物都含有这种营养素,富含钾的食物包括许多水果和蔬菜、牛奶、肉类和全谷物。
13、哪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保持骨骼强壮?
钙、镁、钾、维生素D和维生素K
大多数人都知道钙和维生素D对健康的骨骼很重要。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其他营养素,包括镁,钾和维生素K,也有帮助。如果您有骨骼脆弱,有骨质疏松的风险,建议补充钙和维生素D.
14、随着年龄的增长,哪些营养素可以保护您的视力?
维生素C、E和锌
研究表明,许多不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降低眼睛问题的风险,称为“黄斑变性”,这是65岁以上人群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包含水果和蔬菜的均衡膳食可以满足需求。注意不要吸烟!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维生素和矿物质吃什么补最好?”的全部内容啦,大家看完上文相信对于“维生素和矿物质吃什么补最好?”已经有了一个了解了。
参考资料:
1# Quiz: The ABCs of Vitamins. Retrieved Jun 23, 2019, from https://www.webmd.com/diet/rm-quiz-vitamins-benefits?ecd=wnl_spr_062219&ctr=wnl-spr-062219_nsl-LeadModule_title&mb=WjjlAA6KX%2fqlmBE7VSqXrRJZpsk9%40mj5OG08mzXkzxM%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