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 > 肠道疾病 > 正文

肝脾论治功能性便秘

2020-05-13 17:13:29 来源: 作者:彭子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负荷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功能性便秘患病率正在迅速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

现代医学主要是服用导泻剂、促胃肠动力剂及微 生态制剂,但往往治标不治本,容易反复,易形成药物依赖性。而中医药针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着重从五脏六腑进行改善,本文主要从肝脾辨治理论进行详细解读分析。

历代医家大多认为便秘病位在大肠,属大肠传导失职所致,但与其他脏腑亦有密切关系。五脏六腑皆可令人便秘,如《诸病源候论大便难候》曰:“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寒,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五脏三焦既不调和,冷热壅涩,结在肠胃之间,其肠胃本实,而又为冷热之气所结聚不宣,故令大便难也。”又如《济生方》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平居之人,五脏之气,贵乎平顺, 阴阳之气,贵乎不偏,然后津液流通、肠胃益润,则传送如经矣。 摄养乖理,三焦气涩、运不得,于是乎雍结肠胃之间,遂成五秘之患”。在五脏之中,肝脾两脏又与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

591465998_medium.jpg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脾胃为运化水谷之海,脾主运化,胃主和降,胃与肠相连,水谷入口,经脾的运化输布,胃的腐熟收纳,最后将糟粕转输于大肠。脾虚失运,糟粕内停而致便秘。脾虚,水湿不化,痰湿内生,痰阻气滞,结于肠胃,腑气不通,津失和降,发为便秘。

辨证分型:

1、肝郁气滞证:症见便秘反复发作,每因情志不畅加重,可伴有胸胁 胀满、腹胀、嗳气频作,女性患者可伴有月经失调等,舌苔薄白,脉弦有力。治宜疏肝解郁,行气导滞。

2、肝血虚证:症见大便干结,努挣难下,可伴面色苍白无华,心悸气 短,头晕目眩,健忘失眠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治宜补血养 肝,润肠通便。

3、肝脾不和证:症见大便数天甚或周余一行,粪质先干后溏,或全程干结如羊屎,可伴烦躁易怒,或思虑过多,口干、口苦等,舌体多正常或稍胖嫩,边有齿痕,舌质淡红或边尖略红,舌苔薄白,脉左关多偏弦,右关多偏沉。治宜疏肝运脾,通降和中。

4、 脾气虚证:症见大便秘结,数日一行,但粪质不硬,数至厕而不得 便或大便量极少,可伴肛门坠胀感,胸脘满闷,身疲乏力,声低懒言, 纳食乏味等,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治宜健脾益气,升阳助运。

5、 脾阳虚证:症见大便干或不干,但排出困难,小便清长,可伴腹中冷痛,畏寒肢冷,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沉迟。治宜温中健脾,助阳通便。

6、脾阴虚证:症见大便干结如羊屎,腹胀满,可伴体瘦倦怠,涎少唇干,食欲不振,低热等,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润肠通便。

7、痰浊内阻证:症见大便秘结,排出困难,时时欲便,粪质黏腻不爽,可伴纳差腹胀,头晕呕恶,头重如蒙,身困乏力,四肢酸楚等, 舌苔厚腻、脉滑。诊为痰湿便秘。治宜升阳除湿,顺气涤痰。

针对以上症型,可以选用首荟通便胶囊。组方含人参、何首乌、枸杞子、芦荟、阿胶、枳实、白术、决明子,具有养肝滋肾、益精养血、润肠通便的功效。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