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 > 今日热点 > 正文

便秘:老年慎泻,少年慎补

2016-06-20 17:13:00 来源:李玉东 作者:李玉东

        便秘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曾患过便秘。尤其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调查显示,在儿童和中青年中,便秘患病率为5%15%,中老年患病率为20%35%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患病率高达80%,长期卧床的老人,便秘患病率甚至达95%以上。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并伴有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或不尽感,既可作为主要症状出现,亦可伴随于其他病症的疾病。便秘有功能性便秘及继发性便秘之分,不同性质便秘的形成与人体质特征有着密切关系,而不同的体质特征对便秘的治疗、用药均有重要的影响。

西医治疗便秘的方法多半是以泻为主,泻剂虽然可以通便,但用药之后往往又出现继发性便秘。同时,泻药可使身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容易引起机体的水和电解质紊乱。酚酞、液体石蜡、甘油等泻剂,不宜经常使用,以免干扰肠道正常活动和吸收功能,同时还可能导致肠壁神经感受细胞应激性降低,致使以后肠道内有足量的粪便也不产生正常蠕动和排便反射,久而久之可形成对泻剂的依赖性。

中医对便秘的论治以辩证为本,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体质状况不同,其人便秘之成、便秘之治亦不同。如小儿为纯阳之体,由于现今饮食结构的变化,往往过食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使得目前临床小儿便秘的形成具有明显的特征,即多有热积、脾胃燥热等症,治应以泄其脾热,通其燥结为要。妇人体质特征多柔弱,加之经孕产乳的生理特性,易致气血津液不足,故多以补气生血、滋阴润燥通便为主。年老之人,其便秘之成多以虚为主,多因脾肾阳虚,津液不足,运化乏力,故其治则多以清热解毒、补气养血、润肠通便为主,宜选首荟通便胶囊等益气养阴的中成药,通过改善体质达到治疗便秘的目。

便秘的治疗应循序而渐进,患者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如进食富含纤维或水分的食物、减少因工作紧张对排便习惯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尤其需要注意,无论功能性便秘还是继发性便秘的治疗均不可“一泻了之”。例如,有研究表明,对继发于使用阿片类药物所致的便秘,泻药无法改善慢性疼痛患者的临床结局。20159月发表于《Int J Clin Pract》的研究考察了使用足量泻药对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的作用。结果显示,患者使用足量的泻药仍然便秘,症状、活动障碍等并没有改善。

总之,对便秘的辨证论治是一个重要环节,应在辨体基础上结合辨证加减用药,诚如《温疫论·老少异治论》所云:“凡年高之人,最忌剥削。设投承气,以一当十;设用参术,十不抵一。盖老年荣卫枯涩,几微之气血易耗而难复也,不比少年气血生机甚捷,其元勃然。但得邪气一降,正气随复。所以老年慎泻,少年慎补”。(李玉东)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