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来自河南郑州62岁的李姓患者以反酸、打嗝、咽炎、吞咽异物感、嘴发苦为主诉,症状持续一年多,吃了很多治嗓子药和胃药效果不好。深入交谈后得知半年前胃镜检查无食管异常,服用拉唑类抑酸药,半年后症状没好转,消化功能反而更差了,遂来复诊。
吃抑酸药后症状怎么加重了?
复查胃镜后,发现此患者同时具有胃食管反流的三种状态,即胃酸反流、胆汁反流和气体反流。
胃酸反流、胆汁反流和气体反流
宏观上胃食管反流病包括胃食管反流和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两种。前者反流的主要是胃酸和胃蛋白酶;
后者多是由于胃部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胆汁(胆汁酸)和胰液(磷脂和胰消化酶)从十二指肠反流到胃部甚至食管中;
而气体反流主要是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等,它们是肠道菌群酵解碳水化合物过程中的代谢产物,气体向上传输,通过胃和食管下括约肌(LES),带动胃内容物逆行,引起胃食管反流,这便是我们熟悉的“打嗝”。
抑酸药只针对胃酸反流,胆汁反流和气体反流需促胃动力药和胆汁结合剂
回归正题,对于胃酸反流有特效药,如短期抗酸药和长效强力抑酸药--索拉唑、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酸反流效果很好。
但对于胆汁反流、打嗝、口苦、气体反流,这类患者如果只服用拉唑类抑酸药,症状反而会加重,因为胃酸我们都知道是帮助消化的,此时服用抑酸药会继续削弱消化能力,胆汁反流、气体反流症状或进一步加重。
那应如何用药呢?这类人群往往胃动力不足,可选用促胃动力药和有结合胆汁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剂。
促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多潘立酮可促进胃部蠕动,减少胆汁反流;
铝碳酸镁和硫糖铝能够结合胆酸盐,保护胃黏膜,伴有胆汁反流者要优先选用。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原因
不论吃什么药,只是临时缓解反流症状,属于“治标不治本”,从根本上解除胃食管反流病,还需要了解这些
1、食管下括约肌(LES)张力薄弱,抗反流屏障功能减退
食管下段蠕动功能下降,不能清除反流物;胃排空功能障碍,胃腔压力升高促进反流。
2、 食管裂孔疝功能障碍
由于食管穿过膈肌的孔洞(食管裂孔)明显扩大,食道向胸腔上移,严重地削弱了食道下括约肌的阀门功能,不能控制胃酸逆向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食管裂孔疝会越来越大,食道缩短会加剧,进一步加重反流症状。一旦破坏,药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反流问题。
钡餐检查+食道测压可清楚看到有无食管裂孔疝以及全面评估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后经手术治疗,治愈率和安全性都很高。
3、 胃动力不足
该李姓患者就属于胃排空功能异常,测酸结果证实胃酸反流、胆汁反流、气体反流同时存在。经钡餐和食道测压后确诊为食管裂孔疝和食道下段括约肌严重的功能障碍,术后配合相应药物治疗已恢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