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换季时节,是生病高发期,秋天气候干燥,很容易导致孩子咳嗽。
秋天能明显感觉到空气干燥起来,皮肤干干的,嗓子也感觉干干的,有时候嗓子还痒痒的,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这是明显的秋燥。秋燥伤肺,孩子最容易出现的状况是莫名其妙就咳起来。咳嗽是身体清除呼吸道中的刺激性粘液和其他分泌物的方法,这是一种保护呼吸道的身体反应。
那么 ,宝宝咳嗽的时候一般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秋燥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简单,而是有温燥和凉燥之分。
孩子受到温燥时,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1、舌头变红,觉得口干、口渴,一直要喝凉水。
2、心烦脾气大,动不动就发脾气,小便颜色较深,大便干燥,有时候甚至会便秘,鼻腔也会变得干燥,有时候会出现血丝。
3、咳嗽时有痰,痰液粘稠,呈黄绿色。
4、孩子有时候会出现低烧,头疼等症状。
孩子受到凉燥时,会出现的症状:
1、舌质不红,出现怕冷、畏寒、怕风等感冒的症状。
2、没有汗,小便清稀。
3、鼻腔干干的,没有鼻涕或是少量的清鼻涕。
4、咳嗽没有痰,或是出现类似感冒的打喷嚏等症状。
宝宝秋季咳嗽怎么办?
1、多喝温热的水
妈妈一定要让咳嗽的孩子多喝温水或者米汤,温热的液体才可以稀释呼吸道里的痰液,促进排出。但是注意不宜喝果汁。
2、增加空气湿度
可以使用加湿器、勤拖地或者其他加湿的方法,保持室内湿度,这样能让宝宝更舒服一些。
3、调理好肠胃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导致食物堆积,内火上升到胃和肺部。避免吃生冷、油炸食物。到了凉爽的秋季之后,气温降的比较厉害,如果此时孩子在大量吃生冷食物,会刺激尚未发育完善的肠胃。薯片、炸鸡等各种油腻食物是孩子们的最爱,但是这些食物含热量极高,如果孩子常吃,可能会加重宝宝咳嗽的病情。
4、避免过早吃高营养食物,重伤脾胃
孩子刚刚病好,脾胃功能还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如果急于给他补充营养,让他吃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会加重脾胃的损伤,不仅不能补充营养,反而使病情反复,咳嗽不停。中医把这叫做“食复”。遇到这种情况,先要改吃清淡些、易消化的食物,再吃些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片、果丹皮、酸奶等。
5、保证充足的睡眠
孩子入睡时不宜再使用夏季防暑的风扇或空调,避免风直吹,盖好薄被,做好保暖,防止寒气进入身体引发咳嗽不适。充足的睡眠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还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育和身高发育。咳嗽未治愈期间不建议长途旅行。
6、根据气温适度增减衣物
秋季早晚温差很大,所以给孩子穿衣服可以采取一层层的方法,里面穿薄薄的一层纯棉的,外面穿个防风外套,这样中午孩子可以脱下厚衣服,晚上再穿上,比较灵活。给孩子穿衣服,注意要保证孩子的背部、肚子、脚底温暖。
7、让孩子加强锻炼
秋天到来,气温适宜,正是孩子做些体育运动、强壮身体的好季节。充分的户外活动能帮助孩子增强抵抗力,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孩子在秋天多运动,可为即将到来的寒冷的冬季打好底子,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被病菌感染的几率。
8、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洁净
注意通风,维持室内合适的湿度(50%~60%)和温度(26℃左右),避免可能的过敏原(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等),避免入住新装修含有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房子。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晚上咳嗽厉害怎么办?
半夜或晚上咳嗽厉害的孩子,多是脾湿痰盛,因为痰多又不会把痰咳出来,所以孩子的呼吸声比较粗或痰声重,舌苔较厚。尤其是上床平卧之后,造成肺部的痰液堆积,刺激气道,引发剧烈咳嗽,影响睡眠。
如果孩子晚上咳得厉害,可以让他采用半卧的姿势睡觉:叠一块小被或毯子呈坡形,放在孩子上半身下面,把头、肩、背部抬高,就像医院把床头稍稍摇起一样,这样可以缓解痰液对气道的刺激,让孩子睡得安稳些。
2个月以下的宝宝咳嗽必须去看医生,对于大一点的宝宝,如果在咳嗽时同时出现以下这些情况,也应该立即咨询医生:
1、宝宝呼吸困难
2、疼痛,持续时间长,伴有喘鸣、呕吐或皮肤青紫
3、影响进食和睡眠
4、咳嗽是突然出现的,而且伴有发热
5、宝宝被食物或者其他物体呛到后出现的咳嗽
总之,咳嗽的病因有很多,发病机制也很复杂,及时的治疗、有效的护理十分必要。如咳嗽频繁,咳嗽时间长,或伴有发热、喘息、精神差等,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