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
本文首发于2018年3月19日,今对最新的高质量文献和指南进行了补充。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肛肠疾病分册》是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会长田振国教授组织领导下,由全国40余名肛肠学科一线专家编写完成的。
慢传输型便秘
主要因结肠传输功能障碍,肠内容物传输缓慢,水分吸收增加所致,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便秘减弱甚至消失伴或不伴腹胀、粪便干结,其发病率高居4种便秘亚型之首(功能性便秘可分为正常传输型便秘、慢传输型便秘、排便障碍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
本病属于中医学“便秘”范畴。
流行病学调查
受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广州)》中提到:
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0%~10.0%;
7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达23.0%,80岁以上可达38.0%,在接受长期照护的老年人中甚至高达80.0%;
女性慢性便秘患病率高于男性(1.22:1比4.56:1)。
中成药治疗
肠慢性传输型便秘的治疗根本原则在于改善或恢复大肠的传导功能。
五脏六腑与大肠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五脏六腑出现病变,进而引起便秘的,需调节脏腑功能。临证治疗需结合病因、病机灵活运用,分型论治。
01 肝脾不调证
辩证要点:
1、欲便不下,肛门坠胀,腹部胀痛,用力排便时尤为显著,甚则矢气亦费力;
2、伴嗳气频作,胸脘痞闷,纳食减少;
3、苔薄脉弦。
治法:
疏肝解郁,扶土抑木。
中成药:
四磨汤口服液、复方芦荟胶囊、地榆槐角丸、当归龙荟丸
02 肺脾气虚证
辩证要点:
1、临厕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
2、大便质软,腹无胀痛;
3、面色㿠白,神疲气怯;
4、舌淡,边有齿痕,苔薄,脉虚。
治法:
补益肺脾,润肠通便
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
03 气阴两虚证
辩证要点:
1、大便干结如栗;
2、形体消瘦;
3、面色萎黄无华;
4、长期依赖泻剂;
5、舌偏红少苔,上有裂纹,脉细。
治法:
益气养阴,调补肝肾
中成药:
首荟通便胶囊、滋阴润肠口服液、芪蓉润肠口服液、麻仁润肠丸
04 脾肾两虚证
辩证要点:
1、粪储肠间而无便意,便出艰难;
2、便时汗出短气,便后疲乏不堪;
3、伴有头晕耳鸣,气短心悸,腰酸背痛;
4、腹胀喜嗳,渴喜热饮,小便清长,纳呆食少,面色㿠白;
5、长期依赖泻剂,不服泻剂则数日不行;
6、舌淡苔厚腻,脉沉迟。
治法:
补益肝肾,培本通便
中成药:
附子理中丸
首荟通便胶囊
在一项名为《首荟通便胶囊对慢传输性便秘模型动物肠道推进率和结肠黏液分泌的影响》的研究中,结果发现首荟通便胶囊可明显缩短大鼠首次排便时间,增加12h排便颗粒数,并且能增加小肠碳墨推进率,结肠黏膜黏液细胞数明显增多。
因此首荟通便胶囊能通过提高肠道动力,增加结肠黏液分泌,有效改善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成分:
何首乌、芦荟、决明子、枸杞子、阿胶、人参、白术、枳实。
功能主治:
益气养阴,泻浊通便。用于功能性便秘,中医辩证属气阴两虚兼毒邪内蕴证者。
1、便秘,腹胀;
2、口燥咽干,神疲乏力,五心烦热;
3、舌质红嫩或淡,舌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或滑数。
用法用量:
饭后温开水送服。一次2粒,一日3次,疗程为14天。
优势特点:
◆ 国家专利组方
◆ 润肠通便、排毒养颜、减肥降脂
◆ 全面改善肠胃功能
◆ 便秘治愈率高(Ⅲ期临床试验,治愈率68.8%,有效率98.2%)
◆ 精选道地药材
◆ 疗程短,安全性高
相关文献:
[1]张东旭,朱安龙.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机制与诊治[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12):1447-1450.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 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广州) [J] . 中华消化杂志,2019,39(9): 577-598.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9.09.001
[3]李冰冰,谭玉军,姚景春,等.首荟通便胶囊对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肠道推进率和结肠黏液分泌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13(09):2268-2271.